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6章 军事家尉缭(第1页)

其实,李斯要成功地说服秦王,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李斯也在秦王下令逐出的名单之列,没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自己是清白之身,这种尴尬的身份让李斯有口难辩。其次,秦王这个人可不是易与之辈,李斯必须要把握好尺度,与虎谋皮必须要措辞严谨,不然就必定会费力不讨好。再次,郑国渠事件对于秦国上下影响深厚,要消除影响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可是李斯满怀希望而来,壮志未酬,自然不甘心就此离开秦国,即使其他国家给予他更为丰厚的待遇,却难以给予他如同秦国这样强大国家的机遇。于是,李斯只能冒死进谏,上书直言。李斯上书说:

“臣今日听闻,秦国上下、大小官员,无不焦躁不安,认为客卿对国家有害,认为他们都一心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做了间谍,前来损害秦国的利益。臣不才,窃以为这种想法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遥想穆公当年,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威霸天下,是何等的爱惜人才,懂得不拘一格地任用有才之士。穆公为了强大秦国,使得秦国的根基得以不断地巩固,遂遍访西戎,终得由余;上下宛地,竟得百里奚;迎接蹇叔于宋国,求取丕豹于晋国,搜求公孙支,从晋国投效秦国。”

“这五个人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全部来自外国,穆公毫不避讳地任用他们,使西戎20多个部落得以归附秦国,秦国得以立下根基,称霸西北。穆公一跃而成春秋五霸之一。”

“自三家分晋以来。魏国和齐国先后强大起来,眼看秦国就要落后于东方诸国,河西之地也落入魏国手中,对外用兵总是丧师失地,老秦人私斗成风,国家颓废不前。恰在这时候,秦孝公的出现挽救了秦国。他力排众议,慧眼独具,放手让魏国一个失意落魄的书生商鞅在秦国变法,在商鞅的改革下,秦国得以移风易俗,百姓得以富裕兴盛,国家得以富强繁荣,秦国借此一跃而成天下雄国,居高地而虎视中原,控兵弦而问鼎天下。先攻伐楚国,俘虏了他们的军队;后攻伐魏国,夺取了他们的城池。秦国得以开疆拓土;秦军也借此大展神威,国家强盛,百姓殷实,天下垂首待命。”

“商君虽死,其政策却得以在秦国继续沿用,历代秦王都尊奉以法治国的惯例,历代秦民都知晓秦国律令的严厉;历代秦臣都明晰自己的权责。如此,秦国才得以千秋万代,保持强势。”

“秦孝公驾崩,惠王得以坐拥秦国天下,向四方搜求人才,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更加强盛,这个人就是张仪。秦惠王用其计策,西并巴蜀,攻取三川;北获上郡,魏国顿首;南占汉中,包举蛮夷,连楚国的国都鄢、郢都掌控在秦国的手中,楚国的国王也成为秦国笼中的小鸟困兽;秦军继而向东方迈进,占据险地成皋,割据富庶之地,让秦国得以休养生息。六国合纵就此解散,列国纷纷向西方的秦国俯首称臣。”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一直未曾改变。其他秦王英明神武,臣在此就不赘述了,单单说秦昭襄王,就不拘一格、毫不犹豫地任用了从魏国得以死里逃生的丞相。除此以外,秦王还运用了他的谋略和智慧,铁腕和铁血,将穰侯废黜、华阳君驱逐,大秦王国得以加强,私家弄权得以杜绝,多年之后,秦国侵占了列国的土地,打击了诸侯的兵势,秦国终成今日之辉煌,不拔之基业,固若金汤之地位。”

“上述四位君王,无疑都是杀伐果断、英明无双、雄才大略之人,但是他们却还需要依靠客卿的力量。由此而观之,客卿之于秦国,没有半点过失。试想,如果四位君王都和现在一样,将其他国家的客卿驱逐,将士子才人疏远,秦国怎么能够有现在这般的强盛和富裕呢”

“打个比方,如今大王,身怀昆山的宝玉,佩戴宝贵的随珠和璧,胸挂明月珠,腰佩太阿剑,座驾为纤离马,竖立着翠凤旗,敲击着鼍皮鼓。和客卿一样,他们之中大多都并非是秦国土生土长的,但是大王并没有因为它们来自外国而心怀不满,这是何种原因呢”

“按照现在群臣的观点,只要是来自其他诸侯国的客卿,都一律弃而不用并驱逐出秦国。那么大王是否也必须要用秦国生出的产品,美丽的夜光璧不能装饰朝廷;精巧的犀牛角、象牙制的器物只能弃之不用,后宫之中切不可有郑、魏的美女,宫外的马棚也不能养駃騠好马,江南的金锡决然不可以作为秦国的器物,西蜀的丹青必须要丢弃或者退还。”

“进一步说来,秦国有多少装饰后宫、娱乐心意、满足耳目的产品,都是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难道秦国就这样将它们全部丢弃。如果是这样,嵌着宛珠的簪子,大王就应该扔了;配上珠玑的耳饰,王妃都应该丢了;用东阿丝织而成的衣服,大家都应该脱了;锦绣的修饰品也只能丢弃。就连那些化俗为雅、艳丽美好的赵国女子,也不应该让他们立在君王之侧。”

“秦国的音乐才是正宗好听、赏心悦目的。大王应该多听听瓦瓮瓦器的敲打之声,原始的竹筝才是真正高雅的艺术,拍打着大腿,呜咽着哼唱才是秦国真正的音乐。而郑卫桑间的民间音乐,大王是绝对不能够听取的;韶虞武象的朝廷乐舞,大王是定然不会观看的,不是秦国的,怎么能够在秦国使用呢”

“可是秦国的现实并不是这样,君不见,秦国早就抛弃了传统的击瓮,转而去接近郑卫的音乐,也早就不用古老的弹筝,反而去听取韶虞的雅乐,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无非是使得秦国人更加心情舒畅、生活舒适。”

“可是,反观秦国的用人之策,却与生活享受的物品恰恰相反,竟然不问功过、不闻是非,不论亲疏,不见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一律驱逐出境。这种政策让人感到匪夷所思,难道秦王的心中,只有那些用于享受享乐的美女、金银财宝、珠宝玉器、音乐舞蹈,而一点也不重视秦国的人民和秦国的前途、普天之下的能人这种做法,怎么能够宾服诸侯、雄霸天下、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呢”

“臣以为,只有土地宽广而肥沃,国家的粮食才能够富实和充裕;只有国家人口众多,军队才能够保证数量,进而训练有素,作战骁勇。登上泰山何以能够小看天下呢就是因为泰山能够不嫌弃一粒外来的泥土。黄河和大海怎么有那么雄壮和宽广呢就是因为它们不会去摒弃外来的流水。君王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广泛地接纳庶民百姓,才能够宣传他的德行和政策。”

“由此而观之,不管土地是来自哪个方向,不论百姓来自哪个国家,四季风调雨顺,鬼神才能够降下福音,昔日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则天下大治;攻天下,则天下束手待命的原因,就是如此。”

“可是眼下的秦国,却准备抛弃忠心于君王的百姓来帮助别的敌对国家;把宾客士人都辞退了,去其他诸侯国建功立业。如此作为,天下的士人可是看着的,叫他们怎么敢亲厚秦国呢如此作为,和帮助盗贼,给予他们武器来盗取自己的粮食,又有什么两样呢”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多少珍贵的器物来自他国,秦国却可以将之看做自己的宝贝;多少美貌的少女来自诸侯国,秦国却可以将之看做自己的人而亲密无间。士子能人何尝不是如此,有的的确不是什么好人,来到秦国定然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是大王怎么可以以偏概全呢要知道大多数人都更加愿意效忠秦国的。如果秦国坚持这样的策略,驱逐四方的士子宾客,则敌国的实力定然大涨,敌国的百姓必定大增,秦国由此而日益虚弱,其他国家则借机不断富强,秦国更是得罪了天下人和四方诸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谁能够保证,秦国不会面临灭顶之灾呢”

“臣不惴简陋,望请大王三思。”

秦王自然也不是昏聩之辈,读罢李斯这篇才华横溢,激情捭阖的书信,不禁心怀大畅。秦国有了这等良才,何愁大事不成

于是,秦王当机立断,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也借机平步青云,受到秦王更大的重用,做了主管刑法律令的廷尉。秦国更加注重招揽诸侯的贤才,重用列国客卿,这些人大多数都怀有成就功名大业的志向,在功成名就的同时,也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王翦、李斯、王崎、茅焦、王贲、李信、尉缭、王离等人,在秦始皇时代,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军事,都奠定了秦国强大的根基和稳固的伟业。

尉缭子的幸福生活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朝海患  嫡女棣王妃  男主都爱我 (快穿  剧情 &nbsp  末世之弥补  在柯学侦探番加入超能力  白月光行为守则[快穿]  内有忠犬凶狠猛  重生之养父  破案倒计时三分钟  阴阳家传说  前妻来袭爵爷请淡定  精神病面前鬼东西算个球  从角斗士到国王  夏目的武侦日记  承让!我就是那个女土匪  天价弃妇娶一送二  修真万年归来  重生之美人天下  我妻薄情  凡人:从七玄门开始  

热门小说推荐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VIP。全订阅可入,要验证。普通。(ps已经完本神卡...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神印王座

神印王座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