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1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四十一(第1页)

禅家说净土,仍然归于禅宗,除去信愿,果真能依照去做(即念佛),也可以开悟。然而没有断除惑业,想要了生死,那是梦也梦不着的。

以凡夫往生,由信愿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今既不生信愿,又将佛一一说归自心,何由感佛。感应不符,则生自生,佛自佛,以横超法,作竖出用,其得益浅而受损深,不可不知。

因为凡夫往生,是由于有信愿之心感佛,所以能仗佛慈力,带业往生。现在既然不生信愿之心,又将佛全部归于自心,哪里能感应佛呢?不符合感应道交,那么众生还是众生,佛还是佛。将横超的法门,借用来修竖出的法门,得到的利益很浅而受到的损害很深,不可以不知道啊。

得益者,依彼所说,亦能开悟,受损者,既去信愿,则无由仗佛慈力。吾故曰,真修净土人,用不得禅家开示,以法门宗旨不同故,祈为慧察。如不以为然,请求之大通家,庶可契汝心志矣,光固不执着也。

得到的利益是什么呢?如果依靠他的说法去修持,也能开悟。受到的损失是什么呢?既然除去信愿,那就没有办法仰仗佛的慈悲愿力了。所以我说:真正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不能听受禅家的开示,这是因为法门的宗旨不相同的缘故,祈望你以智慧体察。如果不以为然,请你去求问大通家,就可契合你的心志了,我自然是不会执着的。复汤昌宏居士书

接手书,不胜感愧,光何人斯,何堪如是过誉耶。虽然,同病者相怜,固不得不各道衷曲也。

接到你的信,非常感激惭愧,我是什么人,哪能担当如此过份的赞誉呢!虽然如此,同病的人互相怜悯,自然也不得不各自说说心里话。

今之学圣贤者,但学其文言而已,于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处,盖忽略不究,此举世学人之病根,非尔我一二人之病根也。既有此根,决定不能素位而行,决定随富贵贫贱威武之境,而为之淫与移屈也。

现今学习圣贤的人,只是学习他们的文章罢了,对于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的地方,一盖忽略不去研究,这是全天下学人的病根,不单是你我一两个人的病根。既然有这个病根,就决定不能够严格按自己所处的位置来行事,决定会随着富贵、贫贱、威武的外境,而被诱惑、动摇、屈服。

勿道今人,即宋儒之传圣人之心法者,于格物二字,尚未认清,况后人乎。欲明明德,不先格其心人欲之物,则明明德便是空谈。即学得文章盖世,固常在人欲中盘桓,何能不随境转乎哉。

不要说现今之人,即使是传承圣人心法的宋代大儒,对于“格物”二个字,尚且没有认清楚,何况后来的人呢?想要彰显美德,不先格除他内心中的物欲,那么“明明德”就是空谈。即使学得文章盖世,也还是常在人欲当中徘徊,哪能不随外境所转呢?

所云明明德,如证菩提,儒佛固无二致,及学孔学佛,理不外大学一章等语。盖是以明白人,强作糊涂,欲试印光于此有分晓否。

你说“明明德”如同“证菩提”,儒佛没有二样,以及学习孔子和学习佛法,道理都不超出《大学》第一章当中的话语。这是明白人故意装作糊涂,想要试探我对此有没有分辩清楚吗?

有则可证阁下之明见,无则将欲发挥其所以然之至意耳。然既是同病相怜,何妨各道苦况,聊以舒其抑郁而已。

如果确实是装糊涂,就可以证明阁下你的高明见解。没有装糊涂,那我就将要发挥其中所以然的深远意义。然而既然是同病相怜,又何妨各自述说苦况,姑且以此来舒发心中的抑郁啊。

儒佛之本体,固无二致。儒佛之工夫,浅而论之,亦颇相同,深而论之,则天地悬殊。何以言之,儒以诚为本,佛以觉为宗。诚即明德,由诚起明,因明致诚,则诚明合一,即明明德。

儒佛的本体,固然没有二样。儒佛的工夫,浅显来说,也很是相同;深入来讨论,就天地悬殊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儒家以诚为根本,佛法以觉为宗旨。诚就是明德,由于诚生起明(修持)的行为,因为明(修持)达到诚的境界,然后诚明合一,这就是明明德。

觉有本觉,始觉,由本觉而起始觉,由始觉以证本觉,始本合一,则成佛。本觉即诚,始觉即明,如此说去,儒佛了无二致。

觉有本觉、始觉。由本觉而生起始觉,由始觉来证得本觉,最终始觉本觉合一,就成佛了。本觉就是诚,始觉就是明(修持),如此说来,儒佛没有两样。

阁下所谓学孔学佛,理不外大学一章者,乃决定无疑之语,此浅而论之也。至于发挥其修证工夫浅深次第,则本虽同,而所证所到,大有不同也。

您所说的“学孔学佛,理不外大学一章”,是决定无疑的话语,这是从浅显的方面来说的。至于要发挥其中修证工夫的浅深次第,那么儒佛本体虽同,而所证得、所到达的境界,就大有不同。

儒者能明明德,为能如佛之三惑圆断,二严悉备乎。为如证法身菩萨之分破无明,分见佛性乎。为如声闻缘觉之断尽见思二惑乎。三者唯声闻断见思最为卑下,然已得六通自在,故紫柏云,若能直下忘情,山壁由之直度。

儒家学人明明德之后,能够如佛陀一样,见思、尘沙、无明三种烦惑圆满断除,福德智慧二种庄严全都具备吗?还是像证得法身的大菩萨一样,能够分破无明,分见佛性呢?或是像声闻缘觉一样能够断尽见思二惑呢?三者当中,声闻断除见思惑,是最卑下的成果,然而也已经得到六种神通自在。所以紫柏大师说:“若能直下忘情,山壁由之直度。”(如果能当下断除凡情,悬崖峭壁可以直接登上)

初果尚七生天上,七反人间,而其道力,任运不犯杀戒,故凡所至处,虫自离开,所谓初果耕地,虫离四寸,况二三四果乎。

要达成初果尚且要七生天上,七反人间,而凭借他的道力,随意所行都不会犯杀戒,所以凡是他所到之处,虫蚁自动离开,就是所谓的:初果耕地,虫离四寸。更何况二、三、四果呢?

儒教中学者且置,即以圣人言之,其圣人固多大权示现,则本且勿论。若据迹说,恐未能与见思净尽者比,况破无明证法性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乎。

儒教当中的学人暂且不说,即使以儒家圣人来说,其中的圣人固然大多是大菩萨示现的,他的“本”(真实境界)暂且不论。如果只根据“迹”(示现的行迹)来说,恐怕不能与见思惑都断尽的声闻缘觉相比,何况是破除无明,分证法性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呢?

即谓明其明德,堪与破无明者比肩,然破无明者,有四十一位,为与最初之初住比肩耶,为与最后之等觉比肩耶。即与最后之等觉比肩,尚于明德未明至乎其极,直待再破一分无明,方可谓为诚明合一,始本无二耳。

即便说,儒家明明德的境界,能与破无明的菩萨相并列。然而破无明的菩萨,有四十一阶位,是与最初的初住位菩萨并列呢?还是与最后的等觉菩萨并列呢?即使是与最后的等觉菩萨并列,尚且对于明德还没有明到极点,要等待再破一分无明,才可说是诚明合一,始觉本觉无二。

吾故曰,体同而发挥工夫证到不同也。世人闻同,即谓儒教全摄佛教。闻异,即谓佛教全非儒教。不知其同而不同,不同而同之所以然。故致纷纷诤论,各护门庭,各失佛菩萨圣人治世度人之本心也,可不哀哉。

所以我说:儒佛二家,本体相同,而发挥的工夫,证到的境界不同。世间人听到相同,就认为儒教完全统摄了佛教。听到有异,就认为佛教完全不同于儒教。殊不知二者同而不同,不同而同的所以然。所以就纷纷争论不休,各护自己的门庭,各各都失掉了佛菩萨圣人,治世度人的本心,实在悲哀啊!

惊!我的队友是女孩子!  综影:小作精动动手,万界美男沦陷了  庸俗爱情(妻子×情人)gl  神魔之祖  桃之夭夭  我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  将门主母重生后,杀穿渣夫嫁权王  剜我心骨搞背叛?灭你全族又怎样!  重生79,打造我的世界第一村  宝可梦:开局转学帕底亚  我们的家人啊  京城第一纨绔  重生都市仙尊归来  陆总为白月光悔婚,我转身闪婚了  末世游戏:首杀拿到SSS级奖励  都市灵变:觉醒  直播挖掘系统  剑网三:沙雕玩家助我超神  孕吐甜妻一皱眉,大佬全家轮流哄  重生之贵女风华录  

热门小说推荐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神墓

神墓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