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邵燕祥点滴(第1页)

世人言及邵燕祥先生,觉得杂文第一,诗次之,这都不无道理。他的文、诗之好,当源于文史的修养。就其晚年写作来看,学问家的一面也时有表露。他对于一些学说是下过功夫的,熟悉近代哲学、俄苏文学史,对于野史有浓厚的兴趣。而他的书话、旧体诗,也独步文坛,辞章里有着京派学人的某些气质。

记得二十多年前,他从虎坊桥的寓所打来电话,告诉我马上要搬家了,一些旧书可能对我有用。我到了他那里,发现许多学术著作,便搬回了几箱。先生给我多是珍贵的版本,大概是影响了其知识结构也说不定。有些对于我后来的工作,是难得的参照。如今翻看其间的版本,似乎感受到他与学术史的某种联系。

那时候我在编副刊,先生也写来一些杂文,犀利、深切,带着诗人的灵气。但我们见面的时候,很少谈文学,多是思想界的话题,他似乎更关注史学界的动向,对于近代史与共产主义运动史尤有兴趣。他的杂文写作,谈论历史的篇目很多,寻常之处,亦有亮点,臧否人物,往往出语惊人。多年间,写过多篇《夜读抄》,让人联想起傅山的《霜红龛集》和鲁迅的《准风月谈》,一些笔触也有知堂《药堂语录》的遗风。但他又不掉书袋,警惕“苦雨斋”式的沉闷与孤僻,那些谈孔子、孟子、曹雪芹、鲁迅的文字,都在故纸堆泡过,却又从中跳出,沐浴在现代的朗日下,见不到一丝迂腐之气。邵先生的学识,非学院派式,乃野性生长的那一种。

先生和许多学人的交往都值得一提。20世纪80年代,正是思想活跃的时期,许多学人的新作,都吸引着他,从交往里看出彼此的读书趣味。他的藏书里夹有一些学者往来信件。1982年7月4日,赵瑞蕻先生致信他,言及无锡召开的法国文学年会,顺便提及翻译印象派诗人兰波的事,看出彼此的互动之深。古代文学专家林辰也是他的好友。1986年8月发信于他,对于鲁迅研究的感慨,也恰是邵燕祥最为关心的。有趣的是,他与施蛰存、周有光、季羡林的交往,都隐含不少的故事。比如施蛰存晚年的诗文趣味和思想境界,世人知之甚少,但他在20世纪80年代寄给邵先生的诗,则流露出气质的另一面,邵先生对此颇多心解。1998年秋,季羡林先生出版了新作,他通知我一同参加燕园的一个活动。那天北大的校园里来人甚多,算是一次有趣的聚会。会上他与季先生的神聊,看得出彼此的快慰。邵燕祥对许多学问家抱有敬意,他还与周有光先生有些信件往来,其中有一封讨论的是“双文化”的难题,彼此的心语很深,言谈间对于学问之道多有灼见。如此着迷一些学术话题,与其说对于知识论有兴趣,不如说欣赏的是一些学人的人生境界。国内最有深度的学者,他都曾留意过,有的交情不浅。王元化晚年思想广博而通透,邵先生于此受益良多。有一次言及王元化,他深情地写道:

又是槐花飘香时节,忽忆去年5月9日听到王元化先生噩耗时,虽不无精神准备,仍怆神久久。夜读掩卷,细数自1988年与先生相识后,每去上海,必往聆教,二十年间先生新见迭出,是一息尚存,反思精进不止。熄灯冥想,似尤见先生双眸炯炯,听先生侃然而谈,出口成文,偶有语病,必纠正之,由此言谈习惯,可见学风之严谨也。

先生欣赏的人,都有一点个性和趣味的,多年间,身边有不少学者朋友,高莽、蓝英年、李慎之、王得后、赵园、章诒和、钱理群等,都在一些领域多有建树的。他对于民间学者,亦颇为尊重,和朱正、林贤治、丁东等人的交往,也有不同的思想碰撞。那本与朱正编写的《重读鲁迅》,一些解析鲁迅文本的文字,卓荦通灵,细读里的智慧,以及思想表达的清澈,毫不亚于吃鲁迅饭的人。

邵燕祥早年写诗,作品在明快中略有忧郁的调子。20世纪50年代曾一时被人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写作有过井喷期。

因为朦胧诗出现,他的诗作显得后滞,不太被青年注意。但他在杂文中找到了个体生命的表达方式。那些时文,因为针砭时弊,每每有鲁迅之风在,被人看成良心之作者多多。他的读书札记和学术随笔,与一般作家不同。这些随笔,韵致直逼唐弢、黄裳等这样的杂家,有时候文笔颇带儒风,不同的是有野外霜天的爽意。《夜读抄·管窥〈管锥编〉》云:钱锺书《管锥编》,人们都知道是学术专著,旁征博引,豁然贯通,高屋建瓴,洞烛幽微,确是学养深厚,非常人所能企及。

其《一四五,全晋文卷一一一》中论到《文选》眼光时说:“昭明《文选》于陶(渊明)文只录此《(归去来)辞》,亦征具眼;人每讥昭明之不解《闲情赋》而未尝称其能赏《归去来》,又记过而不录功,世态之常矣。”一句“记过而不录功”,抵得世人评说功过千万语,岂仅太子萧统可以无憾了呢。

其《一四七,全晋文卷一一三》,末句“强词终难夺理”,发人遐想。倘有人于古今文论或政论中集纳“强词夺理”若干则,对照其终于不能夺理的史实,或当大有益于世道人心。

这样文字很多,是其杂感中最为特别的部分。虽然都是读书笔记,但趣味不都是雅态的悠然,还有精神的拷问。思想者的情趣历历在目。邵燕祥的随感,古今对话的时候居多,由微致广,往来自如,直指问题核心,且幽思缭绕,有爱意于斯。

他借古喻今,又能以今释古。有时候带有《日知录》的笔意,从历史深处打捞被遗忘的旧迹,那些沉睡的灵思被一一召唤出来。这样时候,看得出他读人之深,敏于辞章,通乎世道,真的是“凛凛有清介气”。

邵燕祥的学问还体现在他的旧诗的写作上。他与杨宪益、黄苗子的打油诗,多自嘲、游戏之作,神思涌动,纵横曲折,俗词翻成雅意,谐语亦见忧患。其间不乏鲁迅夫子的旷远之思,又含聂绀弩的奇气。有时候暗用典故,隐语中幽思种种。

他与友人唱和中,偶有戏谑之语,但回转间,奇韵顿生。而追思前辈学人的诗句,亦有一丝民国文人趣味。那首《为台北叶国威先生题所藏俞平伯手书诗卷》,就很有深意:旧时月色去无哗,瞬息沧桑忆故家。

再走老君堂外路,安能重见马缨花?

这一首诗是从俞平伯几十年前旧作中点化而来,俞先生的原诗是:

先人书室我移家,憔悴新来改鬓华。

屋角斜晖应似旧,隔墙犹见马缨花。

对比两诗,都有寄托,邵先生的内觉,打通两个时代的壁垒,看似简约,却含有史的意味,深的隐喻也是有的。检索他的作品,对于陈寅恪、张中行等前辈多有誉词,一些诗文也呼应了他们的思想,读其文字,对于学人的敬意,满溢纸上。今天的作家,能如此泼墨为诗者,已经不多了。

邵先生虽有许多学界的朋友,但对于现今的大学的风气,是有微词的。他曾对我说,你们写论文的,常常想把话说满、说圆,反而没有余地了。想起来,这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吧。邵先生的笔墨之趣里,是没有这样的痼疾的。学院派里的八股文过多,文字不及有学问的作家好看。此已积弊甚久,而今余风愈烈。每读先生之文,便觉这才是知识人应有的表达,可惜我们这些俗人少的就是这样的风骨。不迷信于概念,超越知识论的场域,便会灵思飞扬。这是一个好的传统,凡走此路者,多有建树的。证之于当代文坛,聂绀弩如此,汪曾祺如此,邵燕祥亦复如此。

2020年8月3日邵先生火化之日

让你来凑数,你唱什么青花瓷?  名家散文自选集 野生鱼  碧落黄泉皆不见  文学百年-一担山河  夜钓钓浮尸,我却扛回逃跑的女尸  我想要与你一起的星辰  锁妖录  爱到最后,全凭良心  重生觉醒至尊血脉,医妃独冠天下  诸神来犯,我在现代重演神话  被迫流浪无限世界  镇守魔渊十万年,你们却要灭我全族?  心悦童话  雾逢青山远见舟  超宠!商总的旗袍美人甜分超标  穿越萌学园,金手指是叶罗丽魔法  共鸣训练师  末世觉醒:我的脑中有颗世界树  诸天香火增幅?不!我都要  东京非日常修真  

热门小说推荐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