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师爷赵振铎(第1页)

师爷赵振铎是赵四皇上的养子,本姓双,满族,出生在北京高碑店(不是卖豆腐丝那高碑店,那属于河北)。家里弟兄两个,父母养活不起这么多孩子,正好赵四皇上膝下无子,就把师爷过继给了赵家,师爷也就由满族变成了回族。师爷还有个同胞哥哥,我见过一面。师爷的长相很特别,双眼炯炯有神,一头茂密的卷发,他哥哥长得跟他一模一样。

五六十年代,中国文艺界最红的年轻演员有“四马二赵”,“四马”当中有一马是马季,“二赵”就是指赵振铎、赵世忠。师爷年轻的时候红极一时,工资也比别人拿得多。人长得精神,穿得也体面,骑一辆凤头车,相当于现在的奔驰酷跑。到哪儿回头率都是百分之二百,每个人得回两次头儿。师爷年轻的时候经常进中南海,给毛主席、周总理、陈毅等中央首长演出,可谓春风得意。

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相声又火了起来。那时候电视还没有普及,收音机里只要一播相声,胡同里的聊天声马上停了下来,大家都竖起耳朵。师爷洪亮的嗓音,独特的说话腔调,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师爷说过的段子,比如“风吹水面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昨夜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口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后来师爷被推上了领导岗位,当上了曲艺团团长。他是5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一心想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可他有艺术才能,却不懂领导艺术,这个官儿当得挺累,也没干出什么成绩,还得罪了不少人。

那时候曲艺团效益不好,要给老艺人降工资,师爷大公无私,先拿他的师父王长友先生开刀,给王先生降了一级工资。然后再拿徒弟媳妇儿开刀,我师父李金斗的爱人是团里的单弦演员,早该评一级了,但是师爷就因为她是自己徒弟的媳妇儿,不同意师娘当一级演员。师爷的大儿子是燕京曲艺团的相声演员,燕京曲艺团解散了,师爷完全可以把他调到自己所在的曲艺团,但是师爷没有滥用职权,他大儿子当了厨子。

师爷一心想当好这个团长,但是上级领导还是把他当成个艺人看待。艺人们,又把他当成领导看待,两头儿没落好儿。当团长那几年,自己吃亏受累,没捞到任何实惠,还得罪了很多人。

从领导岗位下来,师爷还想好好地说相声。但是时过境迁,观众喜欢的是我师父李金斗,还有笑林那样的年轻演员,师爷的段子过于传统,完全依靠语言的幽默,剧场观众已经没有耐心听下去了。

现在传统相声又吃香了,师爷如果能活到现在,绝对还能大红大紫。但是当时没人听传统的东西,相声越新越受欢迎,越闹剧场效果越强烈,电吉他相声成了舞台的宠儿。

那时候传统相声是墙内开花墙外香。1986年,师爷跟随北京曲艺团到新加坡演出,他表演的传统相声是最受欢迎的节目,有的包袱儿能让观众笑一分钟。师爷对那次新加坡之行很得意,把录像带拿回来让我们看,不乏炫耀的意图。

但是国内的剧场演出情况就不同了。观众喜欢听的是《学唱“大篷车”插曲》《恋爱歌曲漫谈》之类的节目,师爷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师爷的搭档赵世忠先生又退休了,师爷找了个新搭档,水平跟赵世忠先生没法儿比,用着很不顺手。

师爷也退休了。

他感觉很落寞,没事儿就在家里喝闷酒。我常去师爷家陪他喝酒,听他给我讲述他演过的传统段子。师爷总说,“传统相声有不少好东西,你赶紧学吧。”可惜我没让师爷排过一个节目。一来年轻不懂用功,二来排练了也没地方演,当时传统相声没什么市场。三来呢,师爷本事太大,当着他的面儿说段子,心里发憷。

老辈人活着的时候,我没觉着他们身上的东西有多宝贵,不知道珍惜学习的机会。现在想好好学了,可是人已经没了。很多传统的好东西,都是这样失传的。

现在的年轻人,无论你是哪行哪业,都应该珍惜跟长辈们学习的机会。

后来师爷得食道癌,住院期间,我去陪床。晚上他睡不着觉,就一段一段给我讲述他年轻时候说过的段子。很多段子他多年不演,已经记不全了。可惜当时没拿录音机给录下来,要是留到现在,是很珍贵的资料。

师奶奶那时候是医院的护士长,师爷住单间。我经常是喝着小酒,听师爷给我讲着段子。师爷爱喝酒,所以从来不管我喝酒。第二天师父去医院,问师爷,“小方照顾您怎么样?”师爷说了,“哪儿是他照顾我呀?喝完了就睡,一晚上我给他盖了三回被子。”

1994年,师爷第一次做完手术,正在恢复期间,台湾方面邀请他去演出传统相声。他晚年曾经对我说过,“我现在说相声不为挣钱,只要有人真听就行。”他听说又有人愿意听他说传统相声了,欣喜若狂,不顾医生的劝阻,带病去台湾演出,轰动宝岛。

师爷在台湾挣了一万多块钱,一生节俭的他,用这钱给老伴儿买了枚戒指,这是他这辈子送给爱人的唯一一件首饰。他是不是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想给风风雨雨跟随自己几十年的爱人留下点儿念想呢?

这就不得而知了。

回来后师爷又住院了。正赶上相声老前辈罗荣寿去世,师爷当时病情严重,但是义字当头的他还是带病参加追悼会,回来病情更严重了,再也没能起来。师爷的最后一段时光是在家中度过的,晚上我经常去陪他。

他人生的最后一个除夕,师父带着我们到床前给他敬酒。给他嘴里点了三滴酒,一生爱酒的他此时已经喝不下了,只有默默地流泪。

师爷的葬礼也在下坡清真寺举行,他的亲友和老观众都去送行。清真寺门口那条街的生意人听说要送赵振铎先生,主动停业半天,让出道路来。北京不少群众都去送行,大伙轮流抬着师爷的灵柩,送出好远才上车。

那天,赵世忠先生望着合作了几十年的老搭档,说了一句话,“你是有福不会享啊!”是呀,如果师爷晚年不当团长,少生闲气,肯定能多活几年。现在的某些艺术大师,当年跟师爷比差得很远。但是人家坚持下来了,所以享着福了。

十几年后赵世忠先生也去世了,跟师爷得的是同一个病,病变的部位相同,是同一个大夫给做的手术,这就叫缘分。哥俩合作一辈子,有感情,也有矛盾。赵世忠先生为什么比师爷多活十几年呢?因为赵先生“糊里糊涂”,不生闲气,不操闲心,这就叫难得糊涂。

师爷去世前立遗嘱,公证员就是后来给央视很多大奖赛当公正人的阎梅女士。她听说师爷这么一位著名的艺术家,曲艺团的领导,遗产才两万块钱,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她不知道,这两万元里,还有一万是我师父李金斗给的。

师爷葬在回民公墓,下葬的时候要念经。当天阳光明媚,可是阿訇念经的声音一起,竟然噼噼啪啪掉起了大雨点。经文结束,雨点儿也停了。师爷是高人,老天有感应了。

师爷一生出过大名,但是没挣过大钱。生活非常节俭,很多时候一把花生米就是他唯一的下酒菜。但是他对晚辈不抠门儿,我们去的时候他会亲自和芝麻酱,请我们吃涮羊肉。我说:“师爷,羊肉不够了。”师爷说了,“羊肉不够,白菜找齐儿!”

我师父的儿子也是师爷和师奶奶给带大的。他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看完外国电影,回家跟师爷说,“爷爷,我想吃西餐。”师爷说,“给他盛碗米饭,让他上马路西边吃去。”

外地的相声前辈来京看望师爷,他都会热情招待。有时候在家请客,让我们到饭店端水煮牛肉、香酥鸡这些解馋的菜。有一回部队的快板艺术家朱光斗先生来京,师爷请他吃烤鸭。喝了不少酒,还要教人家,“卷烤鸭得这样,先抹酱,再放葱,放鸭肉,然后一卷……哎,饼呢?”他把酱都抹桌子上了。

明年是师爷去世二十周年,如果条件允许,我想牵头儿办一个纪念专场。师爷走得太早了,到明年他才整八十岁。师爷要是活到现在,得多吃多少好东西呀!

大清盐商  远古外星人:如果我们并非地球的主人,他们会回来吗?  闪开,让我拥抱幸福: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穿越后,皇帝非要跟我回来领证  只有一个人生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官场之财色诱人  我的书店:作家畅谈自己钟爱的实体书店  穿成傻女,搬空县衙带族流放  有书和没书的日子  九宫策,云若皇后  杂草的故事  浮城  收藏沙子的旅人  穿越之掌家婆婆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巨人的陨落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人间食粮  旅程结束时  

热门小说推荐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VIP。全订阅可入,要验证。普通。(ps已经完本神卡...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