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症并治第十1-1(第1页)

趺阳脉表现为微弦,按常理应当出现腹满,如果没有腹满,必然会出现大便困难,两侧胁肋部疼痛,这是虚寒之气从下向上侵犯导致的,应当服用温性药物。

【注释】趺阳脉是诊察胃的脉象,正常应当是和缓的,如今出现弦脉,弦脉本是肝的脉象。肝的脉象出现在脾胃所主的部位,这表明木气过盛而土气虚弱,按常理应当腹满。如今没有腹满,是因为肝脉微弦,木气并非过盛,脾也不虚,所以脾尚未受病。肝气自身郁滞,就会失去条达舒畅的特性,必然是肝脏本经自身发病,所以会出现大便困难以及两侧胁肋部疼痛。然而这并非肝火实症,而是虚寒之气从下向上侵犯,应当服用温性药物。

腹满有时减轻,过后又恢复如初,这是寒证,应当使用温性药物治疗。

【按语】此篇没有治疗虚寒腹满的方剂,在“当与温药”之下,应当有“宜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这十四个字,肯定是有脱漏,查看《伤寒论·太阴篇》就会明白。

【注释】这一条承接上条,进一步详细阐述症状,以明确治疗方法。腹满且大便困难,是脾脏实症;如今腹满但大便不困难,是脾脏虚证。而且腹满有时减轻,有时又恢复到像没减轻一样,这是虚寒证,应当使用温性药物治疗。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可消除胀满、散寒邪,缓中焦、降逆气、补虚弱,这是治疗虚满的方法。

【集注】魏荔彤说:腹满,有的服用泻下药物,有的服用补益药物,有时会有所减轻,但不久又像原来一样腹满,那么就不能当作实症与热症来治疗。仲景明确指出这是寒证,里寒证从没有用泻下之法的,只有服用温性药物。对于虚证用温中补气之法,实证也用温中行气之法,这是治疗气寒腹满的首要良方。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

生姜(半斤)

半夏(半斤)

人参(一两)

甘草(三两,炙烤)

以上五味药,加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腹满不减轻,即便减轻也微不足道,应当用泻下之法,适宜用大承气汤。

【注释】腹满,时轻时重的,是虚满;腹满,一直持续胀满的,是实满。腹满不减轻,即便减轻也微不足道,意思是腹满没有明显减轻,即便有减轻也只是稍有减轻,不足以说是真正的减轻。虚满应当用温法,实满应当用下法,所以适宜用大承气汤泻下,这是治疗实满的方法。

【集注】尤怡说:“减不足言”,是说虽然有减轻但不足以称之为减轻,以此形容胀满到了极点,所以应当用峻下之法。所谓中满的病症,应当从内部泻下。

大承气汤方剂(见前文痉病相关内容中)

病人腹满,按压时不痛的是虚证,疼痛的是实证,可以用泻下之法。舌苔发黄且尚未泻下的,泻下后黄苔自然会褪去。

【注释】前条腹满,是以时轻时重与否来辨别虚实。这一条腹满,是以按压痛与不痛来分辨是有余还是不足。腹满按压不痛的是虚证,虚证是脾虚,可用温法,应当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按压疼痛的是实证,实证是胃实,可用泻下之法,应当用大承气汤。胃实证,舌苔必然发黄,如果尚未泻下,泻下后黄苔自然会褪去。

【集注】赵良说:腹满也有属于实证的情况,既然是实证,显然就不是虚寒,怎么能一概用温性药物治疗呢?所以有检验的方法,就在于疼痛与不痛的区别,虚实就很清楚了。胃中有实邪必然有热,热邪熏蒸舌苔必然发黄,泻下实热,舌苔发黄的症状不就自然消失了吗?有了这样的辨别,对于虚证的判断也就更加准确了。

魏荔彤说:无形的虚气造成痞塞,按压时没有实质物体,怎么会疼痛呢?倘若挟有形的实物致病,比如宿食停留在胃中,疝气在少腹等情况。按压时有物体,阻碍在脏腑旁边,怎么会不痛呢?这就是通过按压是否疼痛来判断虚实的方法。

病人面色痿黄,口燥但不口渴,胃中寒实且下利不止的,会死亡。

【按语】“躁而不渴”,应当是“燥而不渴”,这样文意才通顺。“胸中寒实”,应当是“胃中寒实”,如果是胸中寒实,怎么会说下利不止就会死亡呢?这些都是传抄错误。

【注释】病人面色痿黄,如果口燥且口渴,是热实证。如今面色痿黄、口燥但不口渴,是寒实证。寒实证通常不应出现下利,如果出现下利,就是虚寒症。如今下利不止,这是虚寒导致胃气下脱,所以会死亡。

【集注】程林说:面色痿黄,是脾胃有病,出现口燥且口渴的是热证,不口渴的是寒证。病人既面色痿黄,又兼下利不止,那么脾气就会衰竭,所以会死亡。

李彣说:下利如果口燥且口渴的是热证,阳气尚存,还可以治疗。如今口燥但不口渴,是胃中寒邪强盛,如果下利不止,就是阴盛阳衰,正气下脱,所以会死亡。

体型消瘦的人,绕脐周围疼痛,必然是有风冷之邪,导致谷气运行不畅,如果反而用泻下之法,邪气必然上冲,如果不上冲,就会在心下部位形成痞证。

【注释】这一条承接上条,阐述寒实症误用寒药泻下的后果。体型消瘦的人,形体与正气都比较虚弱,难以抵御外邪,如果绕脐周围疼痛,必然是风冷之邪损伤脾胃,致使谷气运行不畅。绕脐疼痛,虽然属于实邪,但因为是风冷之邪导致的,所以是寒实症,医生应当用温法来运行气机。如今反而用寒药泻下,风冷之邪如果人体上部正气虚弱就会上冲,中部正气虚弱就会在心下部位痞结,这是必然的道理。

【集注】尤怡说:体型消瘦的人,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风冷之邪容易侵入,侵入后谷气就会留滞不能运行,绕脐周围疼痛,看似里实,实际上是虚冷,应当用温性药物来帮助脾胃运行。却反而用泻下之法,谷气排出而风冷之邪并没有随之排出,正气更加虚弱,邪气没有制约,势必会上冲,如果不上冲,就会在心下部位形成痞证。

寸口脉象弦,就会出现胁下拘急疼痛,患者还会有微微怕冷的症状。

【注释】这是对第一条中两胁疼痛属于寒证含义的详细阐述。寸口脉弦,就是第一条所说的弦脉。胁下拘急疼痛,就是第一条所说的两胁疼痛。怎么知道这是寒症呢?必须是患者有阳虚而微微怕冷的症状,才表明是肝寒导致的疼痛,即便伴有腹满,也应当用温法治疗。

【集注】程林说:弦脉是肝的脉象,属阴。肝脉循行经过胁部内侧,寒主收敛牵引,所以胁下会拘急疼痛,因为体内寒邪强盛,阳气不能在体表运行,所以体表也会微微怕冷。

平素易中寒的人,喜欢打呵欠,患者流清涕,如果伴有发热且面色正常,就容易打喷嚏。

【注释】平素易中寒的人,指的是一向有中寒病症的人。前面通过腹满有时减轻来辨别腹满属于中寒,又通过怕冷辨别胁痛属于中寒,这里通过喜欢打呵欠、流清涕来辨别心胸部位的中寒。欠,就是呵欠。人想要睡觉时喜欢打呵欠,是阴吸引阳入内;睡醒时喜欢打呵欠,是阳引导阴外出。如今中寒而喜欢打呵欠,是阴盛吸引阳气。老年人流清涕,是阳虚;遇到寒冷流清涕,是寒盛。如今中寒而流清涕,是阳气虚寒。如果发热且面色正常,就不是中寒,而是被外界寒邪侵袭,即便有清涕流出,也是因为容易打喷嚏而流出的。

中寒的人,出现下利,这是因为里气虚弱,想要打喷嚏却打不出来,说明这个人腹中寒。(另一说法为腹中痛)

【注释】上一条通过喜欢打呵欠、清涕自动流出,来辨别心胸部位的中寒;这一条通过下利、想打喷嚏却打不出,来辨别腹中寒。患者出现下利,表明里气素来虚弱,想打喷嚏却打不出,怎么知道这个人腹中寒呢?大概打喷嚏,就如同自然界的雷气,人体内部阳气在外阴的激发下奋发而出现喷嚏。如今想打喷嚏却打不出,是阳气想要外出却又滞留,表明阴气强盛,所以知道腹中寒。

装A作势  丑肥雌咋了?所有雄性百分百匹配  借吻  破产后,包养的校花总裁盯上我!  纹身白毛和黑爷的恋爱日记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你背我走出地狱,我带你站在阳光  三国第一猛卒  乱世猛卒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重生夜,疯批师尊的龙尾缠上我腰  魂穿重生夜  自带胖东来,我在古代GDP第一  用万界交易所系统在末世科学修仙  炽火难熄  你们换花轿,凭什么死我全家  出狱后,大小姐她杀疯了  神农传承:我的农业天赋觉醒了  世子大婚日,逃妾带崽死遁了  苍石秘途  

热门小说推荐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神墓

神墓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