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辫阳明病脉症并治全篇1-3(第1页)

伤寒,脉象浮滑,这是表有热,里有热(此处“寒”当作“热”解),用白虎汤主治。

【按语】王三阳说:经文中的“寒”字,应当当作“邪”字来解释,也就是热的意思,这个说法非常正确。如果真是“寒”字,就不是白虎汤所能主治的病症了。

【注释】这是说伤寒太阳经表证已解除,邪气传至阳明,导致表里都有热,但尚未形成胃家实证。脉象浮滑,浮是表有热的脉象,阳明经表有热,应当出现发热、汗出;滑是里有热的脉象,阳明经里有热,应当出现心烦口渴、引饮,所以说表有热、里有热。这是阳明表里俱热的证候,白虎汤是解除阳明表里俱热的方剂,所以用它来主治。方中不加人参,是因为患者没有经过发汗、催吐、攻下,正气不虚。

【集注】程知说:脉象滑表明里有热,说脉象浮滑,那么就是表里俱热了。大热之邪,遇到辛凉之药就会解除,就如同暑热时节,遇到秋风就会凉爽,所以用白虎来命名这个清凉的方剂。又说:在厥阴篇中有“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由此可以证明本条所说的不是里有寒。

魏荔彤说:这里的“里”指的还是经络层面的里,并非脏腑层面的里,就如同卫气为表,营气为里,这里的“表”“里”并非指脏腑而言。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打碎,一斤)、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

以上四味药,用水一斗,煮至米熟汤成,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方解】柯琴说:阳明之邪从阳化热,所以不恶寒而恶热,热邪蒸腾向外发散,所以发热汗出,热邪灼伤胃中津液,所以口渴想要饮水,邪气强盛而充实,所以脉象滑,然而病邪仍在经表,所以脉象兼浮。因为阳明属胃,在外主肌肉,虽然内外大热但尚未结实,终究不适合用苦寒之药。石膏性味辛寒,辛能解除肌表之热,寒能克制胃火,寒性能够沉降入里,辛味能够走表,这味药兼具内外之能,所以作为君药;知母性味苦润,苦味能泻火,润性可滋燥,所以用作臣药;甘草、粳米调和中焦脾胃,并且能够在土中泻火,谷物产生甘味,寒药有了它们可缓和寒性,苦药有了它们可平抑苦味,用这两味药作为佐药,可使大寒大苦之品,没有损伤脾胃的顾虑。煮成的药汤进入胃中,通过脾的运化输布到肺,水液精微得以四散布达,严重的心烦口渴就可以消除了。白虎是西方金神,用它来命名方剂,就像秋金之气到来,炎热的暑气自然消解。方中有的会再加人参,也是为了补中益气而生津液。用人参来协调甘草、粳米的补益作用,制约石膏、知母的寒凉之性,泻火而不损伤脾胃,这才是万无一失的方法。

病人出现心烦发热,出汗后热就解除,但又出现类似疟疾的症状,午后三点到五点左右发热的,这属于阳明病。如果脉象坚实有力,适宜用攻下之法;脉象浮而虚弱的,适宜用发汗之法。攻下就用大承气汤,发汗则适宜用桂枝汤。

【注释】这里所说的“病人”,指的是患太阳经中风或伤寒的人。患太阳病出现心烦发热,出汗后热就应该解除。现在又出现如同疟疾一样的寒热症状,每到午后三点到五点左右,就出现潮热。午后三点到五点,是申酉时,正是阳明经气旺盛的时候,所以说属于阳明病。虽然症状如此,但应当仔细审察病邪是否完全传入阳明,还是仍然兼有太阳经的病症呢?所以又应当通过脉象来辨别:如果脉象坚实有力,说明邪气已经入里,那么出汗、潮热的症状,就属于阳明病攻下的适应证,适宜用大承气汤攻下;如果脉象浮而虚弱,说明邪气还在表,那么寒热如同疟疾的症状,仍然属于太阳病应当发汗的证候,适宜用桂枝汤发汗。

【集注】程知说:病人出汗后,烦热解除,太阳经的邪气将要散尽但还未完全散尽,此人又出现类似疟疾的症状,午后三点到五点左右发热,那么邪气传入阳明就可以确定了。然而,虽然邪气已经传入阳明,但仍担心还没有脱离太阳经,所以必须再次仔细辨别脉象,脉象坚实有力的可以攻下;如果脉象浮而虚弱,仍然是阳明兼太阳的病症,就适宜发汗而不适宜攻下。

患太阳病,经过催吐、攻下或发汗之后,出现轻微烦躁,小便频数,大便因此干结的,用小承气汤调和就可痊愈。

【注释】患太阳病,经过催吐、攻下或发汗后,病没有解除,邪气入里而出现轻微烦躁的,这是栀子豉汤的适应证。现在小便频数,大便干结,这是津液向下耗损,应当用小承气汤来调和,因为此时热邪结聚还不严重,入里也不深。

【集注】喻昌说:轻微烦躁、小便频数、大便干结,这些都是邪气逐渐入里的迹象,所以用小承气汤来调和。

程应旄说:催吐、攻下、发汗之后出现烦躁症状,结合大便干结来看,本来就与虚烦不同。然而烦躁既然轻微且小便频数,应当是因为胃中失去润泽,燥热之气客居其中导致的,胃虽然结实但并非严重结实。用小承气汤是取其调和之意,并非大力攻下。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去掉外皮,炙制,二两)、枳实(大个的,炙制,三枚)

以上三味药,加入四升水,煮取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初次服药后应当会排便,如果没有,就把剩余的药喝完。如果已经排便,就不要再服用。

趺阳脉表现为浮而涩,浮说明胃气强盛,涩表示小便频数,浮涩两种脉象并见,就会导致大便干结,这种情况称为脾约,用麻仁丸主治。

【注释】趺阳脉,是胃经的脉象。趺阳脉浮而涩,脉浮表明胃中阳气强盛,脉涩表明小便频数,浮涩两种脉象相互并见,就会导致热邪炽盛而津液枯竭,所以大便干结。之所以称为“约”,是说脾受到病邪的约束,不能正常为胃输送津液,所以叫做脾约。用麻仁丸主治,该药能够滋养阴液、润燥滑肠,清除热邪、通利大便。之所以不敢贸然使用承气汤,是因为脉象涩。

【集注】程知说:这是说胃的脉象浮涩,不可用大剂量攻下之法,适宜用麻仁丸润下。趺阳脉,是胃的脉象,在足背上方,动脉搏动可以摸到。脉浮表明阳热强盛,胃的功能亢进;脉涩表明阴津不足,小便频数。脾主司为胃输送津液,胃阳强盛则脾阴虚弱,不能为胃输送津液,所以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受到约束,就像只有一两个弹丸大小的量,这种情况不应当攻下,而应当润下。

程应旄说:麻仁丸能够润燥滑肠、通利大便,由此可知伤寒病不可随意使用大承气汤。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属于太阳阳明证,并非正阳阳明胃家实证可比。由此推论,少阳阳明证也不能用正阳阳明胃家实证的治法来治疗,这就更清楚了。

汪琥说:把胃强脾弱作为脾约的解释。因为胃中的邪热炽盛,阳气强盛,所以脉象浮;脾中的津液减少,阴气虚弱,所以脉象涩。使用麻仁丸,是为了泻除胃中的阳热,扶助脾的阴液。

麻仁丸方

麻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去掉外皮,一斤)、厚朴(去掉外皮,一斤)、杏仁(去掉外皮及尖部,熬制后,另外研成脂状,一升)

你们换花轿,凭什么死我全家  苍石秘途  借吻  魂穿重生夜  神农传承:我的农业天赋觉醒了  破产后,包养的校花总裁盯上我!  纹身白毛和黑爷的恋爱日记  世子大婚日,逃妾带崽死遁了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用万界交易所系统在末世科学修仙  重生夜,疯批师尊的龙尾缠上我腰  三国第一猛卒  出狱后,大小姐她杀疯了  自带胖东来,我在古代GDP第一  丑肥雌咋了?所有雄性百分百匹配  炽火难熄  装A作势  乱世猛卒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你背我走出地狱,我带你站在阳光  

热门小说推荐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神墓

神墓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