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金灯仙踪上卷(第1页)

金灯仙踪

楔子

混沌初分,清浊肇判,天地间灵气氤氲,孕生百草奇珍。太行之阴,有幽谷名“忘忧”,谷中幽泉漱石,云气蒸霞,一株金灯花自上古便扎根于此。其花茎亭亭,瓣如金箔,蕊似赤烛,夜放光华,能引月华之精,聚山川之气。彼时洪荒初定,生民多为疫疠所困,有上古医仙尝百草、辨性味,偶入此谷,见金灯花灼灼生辉,知其非寻常草木。采而研之,竟能清三焦郁火,解百毒壅滞,遂传于民间,然其秘辛多赖口耳相传,未有片纸载入简牍。岁月流转,朝代更迭,金灯花之踪迹渐隐,唯散见于地方史志之逸闻、农书之杂记,及老辈医者口传之病案中。后世兰陵笑笑生着《金瓶梅》,以“金灯花”暗喻红颜薄命,殊不知这草木精灵,本是承载着华夏医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智慧的活化石。今便借这金灯花之仙踪,述一段融合医理、病案与人间悲欢的神话往事。

上卷金灯初照凡尘路

第一回幽谷仙葩逢异士野老传方解疫忧

太行深处,忘忧谷外有一小村,名唤“石泉村”。村人世代依山而居,靠采药、耕织为生。这年入夏,天降奇旱,赤地千里,村中大疫突起,患者初则身热头痛,继而咽喉肿痛如炙,甚者痰壅气促,昏不知人。村中医者李老丈,虽精于寻常病症,面对此疫却束手无策,每日只见棺木出村,妇孺啼哭之声不绝于耳。

一日午后,李老丈心力交瘁,拄杖至村外山径,欲寻些清热草药,行至半山腰,忽闻一阵异香,抬头见前方崖边,一簇金灯花正迎风绽放,花瓣流光溢彩,在烈日下竟透着几分清凉之意。老丈心中一动,忆起幼时听祖父所言,祖上曾遇一异人,传下“金灯散”一方,言及此花可解热毒壅喉之症,只是多年未见其踪,只当是传说。

正思忖间,忽闻身后有人轻咳,转身见一青衣男子,面容清癯,背负药篓,双目如潭。男子拱手问道:“老丈可是为村中疫症烦忧?”李老丈叹道:“正是,村中疫气横行,我空有医者之名,却救不得乡亲,实乃惭愧。”青衣男子目光扫过崖边金灯花,笑道:“老丈莫急,此花便是解疫良药。我名青玄,云游四方,专寻百草疗疾,方才见此处金灯花开,知是天不绝石泉村。”

李老丈闻言大喜,忙问用法。青玄道:“此花性凉,味甘微苦,归肺、胃经,善清上焦热毒。若单用其花,恐药力不足,需配伍当地常见的山豆根、射干,共研为末,每用一钱,以蜜水调服,再取花汁含漱,可解咽喉肿痛;若患者痰壅气促,可加贝母、桔梗,化痰宣肺。”言罢,便与老丈一同采摘金灯花,又指点其辨识山豆根、射干的生长之处。

回到村中,李老丈依青玄所言,配药施治。先试用于一垂危患儿,患儿已高热昏迷,咽喉肿塞,气息微弱。老丈将药末调服,又以花汁缓缓滴入患儿口中。约莫一个时辰,患儿喉间“咕噜”一声,吐出一口黄稠痰,随即睁开双眼,轻声唤娘。村人见此奇效,纷纷求药,李老丈与青玄日夜忙碌,三日之间,疫势渐缓,患者多已好转。

这日晚间,村人齐聚晒场,以酒肉答谢青玄。席间,李老丈问起金灯花的来历,青玄道:“此花生于灵气汇聚之地,非有缘者不可见。上古之时,神农氏尝百草,曾在此谷发现此花,传于后世医者,只是其生长条件苛刻,且多生于险地,故民间知之者甚少,多靠医者口传心授。就如老丈祖父所记之方,便是‘口传知识’的印证,虽未入典籍,却救了一方百姓,这便是我华夏医道‘实践先于文献’的道理。”李老丈闻言,深以为然,遂取笔墨,将“金灯散”方及此次施治经过详细记下,藏于家中木箱之内,盼能传之后世。

第二回稚子怪病显奇症金灯配伍探病机

疫症平息后,青玄暂留石泉村,每日与李老丈一同上山采药,讲解草药性味归经,老丈之孙李念祖,年方十五,聪慧好学,常随二人左右,潜心求教。

这日清晨,有村民王二急匆匆来寻李老丈,言说其子小宝近日得了怪病,起初只是食欲不振,日渐消瘦,后来竟时时啼哭,夜间睡中惊悸,手足抽搐,面色青黄,腹胀如鼓。李老丈随王二至家中,见小宝蜷缩在床上,双目失神,伸手按其腹部,坚硬如石,叩之有声。老丈诊其脉象,弦细而数,观其舌苔,白腻中带黄,沉思良久,道:“此症似是疳积,却又兼有惊悸抽搐,恐是虫积日久,化热生风所致。”遂开了驱虫消积的药方,嘱王二抓药煎服。

谁知三日后,小宝病情非但未好转,反而抽搐更甚,王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又来恳求青玄出手。青玄至小宝床前,细细诊察,问道:“近日小宝可有误食什么东西?”王二回想片刻,道:“前日我上山砍柴,见山中有野果,便摘了些给孩子吃,莫非是野果有毒?”青玄闻言,随王二至山中查看,见那野果枝叶间,有细小青虫爬行,笑道:“此果名为‘苦楝子’,本身无毒,但若被‘木舌虫’啃食,其汁液便会沾染虫毒,小儿食之,虫毒内侵,积于肠胃,耗伤津液,引动肝风,故而出现此等症状。”

李老丈问道:“那当如何施治?”青玄道:“需以清热解毒、驱虫熄风为要。金灯花可清脏腑热毒,然需配伍其他药材。我有一方,以金灯花三钱为君,清热解毒;辅以苦楝皮二钱、槟榔一钱,杀虫消积;再用钩藤二钱、蝉蜕一钱,平肝熄风;加茯苓二钱健脾利湿,甘草一钱调和诸药。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

李念祖在旁问道:“青玄先生,为何选用金灯花为君药?它不是多用于咽喉之症吗?”青玄笑道:“念祖此言,正是初学者易犯的误区。药材之用,不可拘泥于单一病症。金灯花归肺、胃经,然其清热解毒之力,可通三焦,不仅能清上焦咽喉之火,对于中焦肠胃热毒壅滞,亦有良效。此症根源在‘毒’与‘虫’,金灯花清其毒,他药驱其虫、熄其风,配伍得当,方能药到病除。”

王二依方抓药煎服,第一剂服下,小宝便排出数条细小青虫,腹胀稍减;三剂服完,抽搐停止,食欲渐开;再服三剂调理,小宝已能下地玩耍,面色也恢复红润。王二感激涕零,送来了自家酿的米酒,李老丈则将此案详细记录,与先前的“金灯散”案并列,感慨道:“若非青玄先生指点,我怎知金灯花竟有这般妙用。可见医道之深,在于实践中不断探索,书本之外,更有天地。”青玄点头道:“正是如此,许多药材的妙用,初时皆藏于民间实践,待后世医者整理归纳,方载入典籍,这便是‘口传知识’与‘文献记载’的互动。”

第三回古卷残篇藏秘意医者寻踪探本源

时光荏苒,青玄在石泉村已住半载。这日,李老丈整理家中旧物,无意间发现祖父留下的一个旧木箱,箱中除了先前记录的医案,还有一卷泛黄的残卷,纸页脆薄,字迹模糊。老丈将残卷小心展开,青玄与李念祖凑上前来,只见残卷上题着“金灯药录”四字,内容多已残缺,仅能辨认出“金灯花,又名锦灯笼,性寒,味酸苦,主喉痹,惊痫,热毒痈肿……”“太行忘忧谷,有金灯仙株,吸月华,聚灵气,十年一开花,百年一结果……”等零星字句。

青玄见此残卷,眼中精光一闪,道:“此卷怕是上古医籍的残本!虽字迹不全,但足以证明,金灯花的药用价值,早有记载,只是岁月流转,大部遗失,仅余片言只语。李老丈祖上所传之方,想必便是源于此卷。”李老丈叹道:“祖父曾说,此卷是祖上从一云游道人处所得,因年代久远,多有损毁,没想到竟藏着金灯花的秘辛。”

青玄沉吟道:“残卷中提及‘金灯仙株,十年一开花,百年一结果’,我等先前所见,只是普通金灯花,想必那‘仙株’才是金灯花中的极品,药效更胜百倍。若能寻得仙株,不仅能救治更多病患,更能补全医籍,传承医道。”李念祖闻言,跃跃欲试:“先生,我愿随你一同前往忘忧谷深处,寻找金灯仙株!”

李老丈起初担忧孙儿安危,不愿其冒险,但念及医道传承,又思及青玄医术高明,必有自保之力,最终点头应允,叮嘱道:“忘忧谷深处,山高路险,多有猛兽毒虫,你们务必小心。我这里有祖上留下的驱虫香囊和跌打药酒,你们带上,以备不时之需。”

次日清晨,青玄、李念祖收拾行装,带着残卷、药篓、兵刃,向忘忧谷深处进发。谷中林木参天,遮天蔽日,脚下落叶厚积,绵软如毯。行至半日,忽闻前方传来“簌簌”声响,青玄示意念祖止步,只见一条青鳞大蟒从树后窜出,吐着信子,盯着二人。念祖心中一慌,青玄却镇定自若,从药篓中取出一包药粉,撒向大蟒。药粉落地,散发出刺鼻气味,大蟒顿时身躯蜷缩,缓缓退入林中。

念祖惊问道:“先生,这是什么药粉?竟能驱走大蟒?”青玄笑道:“此乃雄黄、硫磺、苍术混合而成,蛇类最忌此味。这便是医者的防身之术,草木不仅能救人,亦能护身。”二人继续前行,又遇陡峭山崖,念祖攀岩时不慎滑倒,手臂被岩石划伤,鲜血直流。青玄取出金灯花瓣,揉碎后敷于伤口,又取草药捣烂,与之混合包扎。念祖只觉伤口处清凉舒适,疼痛感渐消,叹道:“金灯花竟还有止血疗伤之效,真是神药!”

行至第三日,二人来到谷中一处开阔地,此处云雾缭绕,中央有一汪清泉,泉边石台上,赫然生长着一株金灯花。此花比寻常金灯花高数倍,花茎如碧玉,花瓣如赤金,花蕊中似有流光转动,夜间竟能照亮周遭丈许之地。青玄上前,躬身行礼道:“想必这便是金灯仙株了。”他小心翼翼地采摘了几片花瓣,又取泉水浇灌,道:“仙株有灵,不可过度采摘,需留其根本,方能永续生长。”

当晚,二人在泉边歇息,青玄取出残卷,对照仙株,细细研读,道:“残卷中说金灯仙株‘主惊痫,热毒痈肿’,今日见其灵气充沛,想必对于疑难杂症,必有奇效。我们此次寻得仙株,不仅印证了残卷的记载,更获得了珍贵的药用素材,这便是结合田野调查,挖掘民间实践的意义。”念祖望着仙株的光华,心中对医道的敬畏更甚,暗下决心,定要学好医术,传承金灯花的妙用。

第四回权贵强索酿危机仁心妙手护仙踪

青玄与李念祖在忘忧谷中停留数日,采集了金灯仙株的花瓣、叶片,又记录了其生长环境、习性,便起身返回石泉村。谁知刚入村口,便见村中气氛异常,数十名身着锦衣的家丁,手持棍棒,将李老丈家团团围住。

二人急忙上前,只见一名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院中太师椅上,喝令家丁搜查。李老丈被家丁按在一旁,面色铁青。青玄上前喝问:“尔等何人?为何在村中撒野?”中年男子斜睨青玄,道:“我乃县城张大户家的管家,听闻你村有奇花,可治百病,我家老爷近日得了顽疾,需此花入药,特来取走。”

李老丈怒声道:“此花是救人性命的良药,怎可随意给你家老爷独享!”管家冷笑一声:“老爷有的是银子,只要能治好老爷的病,多少钱都给。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休怪我们不客气!”原来,张大户是县城有名的恶霸,横行乡里,近日得了一种怪病,遍体生疮,流脓不止,寻访名医无果,偶然听闻石泉村有金灯花可解热毒,便派管家前来强索。

青玄闻言,心中了然,张大户的病症,想必是热毒壅盛,气血凝滞所致,金灯花虽可治,但此等恶霸,若将仙株给他,不仅浪费灵药,更可能助长其气焰。他上前一步,道:“我乃行医之人,可随你前往县城,为你家老爷诊治,无需取走金灯仙株。”管家眼珠一转,道:“若你能治好老爷的病,便饶了这村子;若治不好,不仅要将金灯花悉数取走,还要将你等治罪!”

青玄随管家前往县城张大户府中。入府后,见张大户躺在床上,身上疮疡遍布,腥臭难闻,气息微弱。青玄诊其脉象,洪数有力,观其舌苔,黄厚而腻,道:“老爷此症,乃是平日嗜食肥甘厚味,酗酒无度,导致湿热内生,热毒壅滞肌肤,发为疮疡。需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为治。”

遂开下方:金灯仙株花瓣二钱,金银花三钱,连翘三钱,蒲公英三钱,紫花地丁三钱,赤芍二钱,丹皮二钱,生甘草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同时取金灯花汁与苦参、黄柏煎水,清洗疮面。

张大户服药三日,疮疡流脓减少,疼痛减轻;七日之后,疮面开始结痂;半月之后,疮疡基本痊愈。张大户大喜,欲以百两白银答谢青玄,青玄却拒绝道:“我行医只为救人,非为钱财。只是我有一事相求,金灯花乃天地灵物,需顺应自然生长,不可随意采摘,还望老爷日后莫要再强索此花,让它能继续造福百姓。”

张大户虽贪婪,但念及青玄救了自己性命,便点头应允。青玄返回石泉村,村民们纷纷围上来,庆贺危机解除。李老丈握着青玄的手,道:“若非先生智勇双全,不仅仙株难保,村子也会遭殃。”青玄道:“医者不仅要懂医术,更要有仁心。金灯花的价值,不在于它能给权贵治病,而在于它能解万民之苦。此次之事,也让我明白,民间实践中的草药,若不加以保护和传承,很可能被强权所夺,因此,将其药用价值整理成书,流传后世,尤为重要。”

当晚,青玄、李老丈、李念祖三人齐聚灯下,青玄将金灯仙株的药效、配伍、医案,结合残卷内容,一一记录下来,李老丈则补充了民间口传的用法,念祖在旁研磨铺纸,三人同心,只为将这承载着华夏医道智慧的金灯花,以文字的形式留存,让“实践先于文献”的智慧,得以延续。而上卷的故事,便在此灯火摇曳之中,暂告一段落,下卷将更深入探寻金灯花与医道、人性的纠葛,且听下回分解。

开局黑暗鸦,我是位面首席训练家  得到修真空间后:人参灵果摘不完  惊!魂导师重生,带飞七宝琉璃宗  穿成短命炮灰,我把仇人带窝端了  穿成极品婆婆后,带崽卷成首富  崩铁:开局让翡翠抱憾终生  御天:斩我决  网游:全职召唤师  藤真健司的重启人生  打劫联姻对象后,被她抓去当苦力  穿越红楼之寡妇李纨  崩坏:我是侵蚀?包活的  看个比赛,把主持人拐回家了  灵域神源  潜蛟破穹  叶风版修仙传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都市精灵:让妹妹当冠军  星际寻宝直播地球篇  灵源仙途:我养的灵兽太懂感恩了  

热门小说推荐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