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书包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绛囊丹实记 红姑娘医隐录上卷(第1页)

楔子

康熙二十三年,秋深。京城西北的元宫遗址,残垣断壁上爬满枯藤,唯有墙根下、碎砖间,簇生着些别样的草木——绛红色的薄囊裹着颗丹色实子,风过时,囊膜簌簌响,像缀在灰瓦残垣上的小灯笼,染着夕阳的暖,又浸着晚风的寒。当地人叫它“红姑娘”,说这草是元宫旧物,守了几百年的岁月。

沈砚秋背着个旧药箱,站在遗址前,手里攥着张泛黄的词笺,是纳兰性德的《眼儿媚·咏红姑娘》,“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的句子,被他指尖摩挲得发毛。他祖上曾在太医院当值,传下几本医书和半箱药材,可惜家道中落,如今他只能靠走街串巷看病糊口。今日来这遗址,是听街坊说,残垣间的红姑娘能治喉痛,想采些回去试。

墙根下,一位白发老妪正蹲在红姑娘丛前,指尖轻轻掐破绛囊,把里面的丹实和浆汁倒进小瓷碗,喂给身边咳嗽的孙儿。“慢些咽,这汁儿能润嗓子。”老妪的声音像揉皱的棉纸,“我小时候,你太奶奶就用它治我的喉痛,那会儿元宫的墙还没这么破呢。”孙儿含着浆汁,没一会儿就不咳了,睁着圆眼瞅着红姑娘:“奶奶,这像小灯笼,真好看。”

沈砚秋走上前,拱手问道:“老人家,这红姑娘的浆汁,当真能治喉痛?”老妪抬头看他,见他背着药箱,倒也和善:“可不是嘛!城里大夫开的药贵,我们穷人就靠这草。你看这囊里的汁,清清凉凉的,咽下去嗓子就不烧得慌了。只是书里好像没写,我家传了三代,都是这么用的。”

沈砚秋蹲下身,细看那红姑娘:绛囊薄如蝉翼,丹实晶莹如玛瑙,凑近闻,有股淡淡的清苦香。他想起祖上医书里,只在《本草拾遗》的抄本里见过一句“红姑娘,味苦性寒,主热咳咽痛”,再无更多记载。可老妪的孙儿,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就止了咳,这民间的用法,竟比纸墨上的记录更鲜活。

西风又起,残垣上的红姑娘晃了晃,像在应和纳兰词里的“翠袖倚阑干”——它哪里是草木,分明是站在岁月里的见证者,既藏着治病的草木心,又裹着朝代更迭的旧时光。沈砚秋摘了几串红姑娘,放进药箱,心里忽然有个念头:这红姑娘的妙处,定不止医书里写的那些,他要把民间的用法都找出来,补全这草木的故事。

第一卷市集喉痹初证丹实

转天清晨,沈砚秋挑着药箱去南城市集,刚到街口,就听见一阵压抑的咳嗽声。是卖糖画的老周,他正捂着嗓子,脸憋得通红,手里的糖勺悬在石板上,半天没画出一个花样。周围的摊贩都劝:“老周,你这嗓子都哑成这样了,别出摊了,找沈大夫看看吧!”

沈砚秋走过去,放下药箱:“周大哥,我给你把个脉。”老周仰起手,沈砚秋指尖搭在他腕上,只觉脉象浮数,再看他的咽喉,红肿得像熟透的樱桃,连说话都漏风:“沈大夫,我这嗓子从昨天起就疼,夜里咳得睡不着,咽口水都像吞刀子,你快给我想想办法!”

“你这是风热喉痹,是秋燥夹风,热邪攻上咽喉所致。”沈砚秋一边说,一边从药箱里取出昨天采的红姑娘,“我给你试试这草的浆汁,或许管用。”他找了个干净的瓷碟,掐破红姑娘的绛囊,把浆汁和丹实都倒进去,又从药箱里抓了一小撮甘草,用温水泡开,兑进浆汁里。“你含一口,慢慢咽,让汁儿多在嗓子里留会儿。”

老周接过瓷碟,皱着眉含了一口——初尝是清苦,没一会儿就透出股回甘,咽喉处的灼痛感竟真的轻了些。“哎,不那么疼了!”老周眼睛一亮,又含了一口,“这是什么草?比我昨天喝的凉茶管用多了!”“这是红姑娘,元宫遗址里长的,民间都用它治喉痛。”沈砚秋说,“我再给你开副汤药,配着浆汁喝,两天就能好。”

他从药箱里抓了金银花、连翘、桔梗,这些都是清热利咽的药,又加了两颗红姑娘的丹实,一起包好:“你把药熬成汤,早晚各喝一碗,记得每次喝前都含会儿红姑娘浆汁。”老周千恩万谢,付了药钱,当天就歇了摊回家熬药。

第二天,沈砚秋再去市集,见老周已经开摊了,正拿着糖勺画一只蝴蝶,嗓子虽然还有点哑,却能说话了。“沈大夫,太谢谢你了!我喝了药,含了浆汁,昨天夜里就没咳,今天早上起来嗓子也不疼了!”老周笑着递给他一串糖画,“你尝尝,我特意给你做的。”

沈砚秋接过糖画,心里却在想:昨晚他翻遍了祖上传的《太医院草本札记》和《本草拾遗》抄本,里面只说红姑娘“主热咳咽痛”,却没提过浆汁含服的用法,也没说能和金银花、连翘配伍。老周的病,靠的竟是民间口传的法子——这红姑娘的药用,文献记的远不如百姓用的实在。他掏出随身的札记,在“红姑娘”名下写:“浆汁含服,治风热喉痹立效,可配甘草缓苦,与金银花、连翘同煎,清热力更着。”

风掠过市集的幌子,沈砚秋抬头看见远处的元宫遗址,残垣上的红姑娘在阳光下闪着绛红的光,像一盏盏小灯,照得他心里亮堂起来——或许,这草木里藏的智慧,比书架上的医书更深厚,等着他一点点去挖。

第二卷农舍惊风口传妙法

入了冬,京城下了场大雪,沈砚秋受朋友之托,去京郊的李家村给一位老嬷嬷看病。刚到村口,就听见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是从村东头的李家传来的。他加快脚步,推开门,见炕上躺着个四岁的孩子,脸烧得通红,身子时不时抽搐,嘴里还吐着白沫,老嬷嬷坐在炕边,哭得几乎晕厥。

“嬷嬷,别慌,我来看看孩子。”沈砚秋赶紧放下药箱,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烫得吓人,再把脉,脉象急数,舌红苔黄,“这是小儿惊风,是热邪入里,引动肝风所致,得赶紧用药!”老嬷嬷抓住他的手,哭着说:“沈大夫,你快救救娃!村里的郎中来看过,开了药也不管用,娃都抽了大半天了!”

沈砚秋想起之前在市集,老周说红姑娘能清热,或许对惊风也有用。他从药箱里翻出晒干的红姑娘全草——连茎带叶带果实,是他上次从元宫遗址采的,特意晒干收着。“嬷嬷,你家有砂锅吗?我用这红姑娘给娃熬药。”他一边说,一边把红姑娘全草切碎,又从药箱里抓了钩藤、蝉蜕、地龙,这些都是平肝息风的药,“红姑娘性寒,能清热,钩藤他们能息风,配在一起正好对症。”

老嬷嬷赶紧去厨房拿砂锅,沈砚秋跟着过去,正要往砂锅里加水,老嬷嬷忽然说:“沈大夫,等等!我记得我婆婆以前给娃治惊风,熬药时会加两片生姜,说能防药太寒,伤了娃的脾胃。”沈砚秋一愣——他翻医书时,从没见过红姑娘治惊风的记载,更别说加生姜了。“嬷嬷,这法子是您婆婆传的?”“是啊!”老嬷嬷点头,“我婆婆说,这是她娘家传的,以前村里的娃惊风,都这么治,就是没写在书里。”

沈砚秋想了想,孩子年纪小,脾胃弱,红姑娘和钩藤都是寒凉药,加生姜温中和胃,确实有道理。他便让老嬷嬷切了两片生姜,一起放进砂锅里,加了雪水,用柴火慢慢熬。药香飘满了屋子,熬好后,他滤出药汁,放温了,用小勺一点点喂给孩子。

过了一个时辰,孩子的抽搐渐渐停了,体温也降了些,眼睛慢慢睁开,虚弱地喊了声“娘”。老嬷嬷喜极而泣,拉着沈砚秋的手,一个劲地磕头:“沈大夫,你是娃的救命恩人!要是没有你,要是没有这红姑娘,娃就没了!”沈砚秋赶紧扶起她:“是您婆婆传的法子管用,加了生姜,才没伤着娃的脾胃。”

当天下午,沈砚秋又给孩子熬了一次药,这次他特意多放了一颗红姑娘的果实,药汁里加了点蜂蜜,孩子愿意喝了。第二天,孩子已经能坐起来吃饭了,只是还有点虚弱。沈砚秋临走前,老嬷嬷把他拉到一边,悄悄说:“沈大夫,我再跟你说个法子,红姑娘的叶晒干了,煮水给娃洗澡,能退低烧,也是我婆婆传的,你记着。”

沈砚秋把这个法子记在札记上,在“红姑娘治小儿惊风”旁边写:“全草煎服,配钩藤、蝉蜕;加生姜两片温胃,防寒凉伤脾;叶晒干煮水沐浴,退低烧。此法民间口传,医籍未载,验之甚效。”他看着札记上的字,忽然明白:所谓“实践先于文献”,就是这样——百姓在生活里试出了法子,传了一代又一代,而书里的字,要慢半拍才能跟上。

第三卷残垣目疾朱颜寄意

开春后,沈砚秋又去了元宫遗址,想再采些红姑娘。刚走到残垣下,就看见一个穿着青布长衫的老人,正坐在一块断碑上,揉着眼睛,时不时叹气。老人姓苏,是看守遗址的守陵人,已经在这儿守了三十年。

灵域神源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打劫联姻对象后,被她抓去当苦力  都市精灵:让妹妹当冠军  网游:全职召唤师  看个比赛,把主持人拐回家了  穿成短命炮灰,我把仇人带窝端了  灵源仙途:我养的灵兽太懂感恩了  开局黑暗鸦,我是位面首席训练家  穿越红楼之寡妇李纨  崩坏:我是侵蚀?包活的  潜蛟破穹  惊!魂导师重生,带飞七宝琉璃宗  御天:斩我决  叶风版修仙传  穿成极品婆婆后,带崽卷成首富  藤真健司的重启人生  星际寻宝直播地球篇  崩铁:开局让翡翠抱憾终生  得到修真空间后:人参灵果摘不完  

热门小说推荐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VIP。全订阅可入,要验证。普通。(ps已经完本神卡...

神印王座

神印王座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