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遇到大荒年,赵温分发自己家的粮食救助贫困者,救活了一万多人。献帝向西迁都长安之时,赵温任侍中,跟随皇帝同乘一辆车来到长安,获封江南亭侯,代替杨彪任司空,后来免职,不久,又任司徒,录尚书事。吕布入据洛阳之后,赵温移居东郡,准备颐养天年了。
赵戒一世四公,赵典一生久任九卿,虽然没有高居三公之位,按照实权来说,已经胜过徒有虚名的三公多矣了。赵温一任司空,一任司徒,是一世两公。灵帝中平元年,黄巾大起之时,赵谦为汝南太守,败于汝南黄巾军。献帝初平元年,以光禄勋为太尉。次年免职,献帝迁都长安之时,任车骑将军,为车驾前驱。旋以病罢。又为司隶校尉,迁任太尉,直到卷入世家大族操纵物价、囤积居奇的大案,不得已而辞职。赵谦赵谦两任太尉,是一世两公。
至此,赵家三世八公,比起袁家的四世三公,无论是实力还是家族的底蕴,都要强上许多。再看看卫陶,不过是富商大贾罢了,从来没有做过官儿,哪怕是千石的县令都没有做过。在世家大族眼里,卫陶这样的人只是仅供驱驰的狗腿子罢了,即便钱再多也上不得台面儿。
故尔,一看到赵谦出面儿,卫陶立刻便老老实实了。赵谦开出九卿和乡侯的价码儿,正好捏住了卫陶和卫家的七寸。卫家是富商大贾不假,可是从未有人入仕,在世家大族之中,是末流之中的末流儿。如今竟然能够有机会做九卿,还可以封侯,实在是从天而降的大喜事儿!再者说来,卫家私铸并州金币,已然是犯了族诛之罪,再加上一条儿谋逆之罪,还是族诛之罪。既然如此,卫家何不赌上一赌,一旦赵谦获胜,卫家便要鸡犬升天,扶摇直上了。
三世八公,如此煊赫的家族最后竟然走上了谋逆的道路,而且还是此次宣明政潮的幕后黑手,其间究竟经历了怎么样的心路历程呢?究其根本,就是因为赵戒一生之中的唯一污点,使得赵典、赵谦、赵温三人一直抬不起头来。此事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却又无法洗清。
虽然已经过去了数十年,可是在天下老派儿的士人儒生眼中,赵戒还是窝囊废!若是他和胡广能够当庭折辩,李固就不会死,他的子孙也不会遭逢惨祸!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像李固临死之时呢那一封信中说得那样:“你们受了主上的厚禄,颠覆而不扶持,倾覆国家大事,后代的良史,难道会容你们的私心吗?定会口诛笔伐,骂得你们无立锥之地的。”
赵谦的性格,倔强而有智谋,一旦认定了道路,就会一意孤行。相比之下,赵温的性格就温和多了,没有什么脾气,见人都是满脸带笑的,就像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好先生一般。赵谦赵温兄弟两个的脾气秉性不同,两人又都是做过三公的朝中巨子,于是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子柔,你的性子比较温和,就由你延续家族的血脉吧。我要做一件大事儿!”
赵谦下了决心之后,和弟弟赵温长谈了一次,这一次长谈,明确了两个人的分工,同时也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祖父一生光明磊落,嫉恶如仇,不成想做下了一件错事儿,以至于死后依然蒙羞。作为祖父的嫡孙,我有责任为他洗刷冤屈,让天下士人对赵家刮目相看。”
一开头儿,赵谦就开诚布公,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儿。对于兄长赵谦所说的大事儿,赵温颇不以为然。“兄长,我觉得大可不必,祖父当时如此措置,其中自有他的隐情。本朝的两次党锢,士人为了活命,什么下作事儿都干出来了。‘望门投止’的张俭便是其中翘楚。”
“笑骂随他笑骂,好官儿我自为之。随便别人怎么说,我们赵家总算是在惊涛骇浪之中保存下来了,还活得很好,这,就够了!至于天下人怎么看,都是无所谓的事儿,只要在乱世之中保存宗族,便是让十万人去死,又有什么?改朝换代也好,平舆天子胜了也好,关东联军打败了大司马吕布也罢,只要我赵家还在,还枝繁叶盛,其它的都是浮云,不必理会!”
赵温终于说完了,对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来说,这已经是很难得的重话了。赵谦听完之后,立刻便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般。“非也!非也!子柔,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适逢乱世,就要激流勇进,需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要放手一搏,博赢了,赵家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从理路上讲,赵谦说得没错儿,乱世,就是大争之世,多少世家大族使尽了全身解数,去争权夺利。赢了自不必说,可是,一旦输了呢?在这一点上,赵谦早有打算了。“乱世之时,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但凡世家大族都是两边儿下注。譬如颍川荀家,荀彧是曹孟德的谋主,荀攸是大司马吕布的干将。我们赵家也一样,我负责往前冲,你负责保全家族。”
一听这话儿,赵温只有慨然长叹了,兄长之意已决,也只好如此了。“子柔,如今的世道儿,汉室衰颓,群雄逐鹿,就连汝南袁家那样的家族都出来搞风搞雨了,我们三世八公的赵家,还能再暗自隐忍吗?大司马吕布,一介武夫,竟然都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这让我赵家情何以堪呢?若是再不放手一搏,不但祖父不能一洗前愆,我赵谦也无法面对赵家的列祖列宗!”说到这里,赵谦终于潸然泪下了。许久以来,他从未感到如此凄凉过。
国仇家恨,再加上自己仕途的不顺,早已使得赵谦愤愤不平了。大司马吕布的新政,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知道在不久以后,大司马就会和世家大族们摊牌,这,正是他赵谦的机会,而且是唯一的机会!“既然兄长主意已定,便如此吧。我便是赵氏孤儿中的程英,即便是忍辱偷生,也要保全宗族。兄长就放手一搏好了!让天下人看看我赵家人的英姿!万一邂逅不利,每年你的忌日,我自当备酒祭奠于你的坟前!”赵温眼中满含泪水,哽咽着说道。
“这就对了嘛!”赵谦欣慰地说道。次日一早,赵温便率领宗族,离开了洛阳城。
古往今来,在乱世之中,总有人慷慨就义,也总有人忍辱偷生。慷慨就义的人独享盛名,在煌煌史书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忍辱偷生的人,也未必都是贪生怕死之辈。换个角度来看,不过是为了保存宗族所采取的权宜之计罢了。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宗族血脉才是第一位的,国家、朝代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即便是下定了决心放手一搏,也要安排下一条后路。
本朝的士人,性情疏阔,煌煌史书之中,对于诸多大事儿的记载都是寥寥几行。譬如“某年某月某日,太师董卓胁迫天子迁都长安,死者络绎于途,哭声不绝,声闻数十里。”这样的记述甚多,令后世读史之人不明所以。要想知道其中的前因后果,就要抽丝剥茧,在汗牛充栋的浩瀚史书之中,一一考证,去伪存真,一步步还原历史额真相,这是一件极难的事儿。
郑玄曾云:“治史之要,在于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譬如董卓胁迫天子迁都洛阳一事,就要在心里先存上几个疑问:董卓为何迁都?不迁都可行否?有何前因后果,某人为何赞同,某人为何反对?赞同者是心口如一,还是迫于时势?反对者为何而反对?真反对还是假反对?只有弄清楚了彼时大多数人的真正意图,才能彻底明了其间为何发生了这些事,关窍在哪?”
这是郑玄抵达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之后,在数千人面前做的第一次讲习,题目是《我对治史的一点儿心得》。在座的有清流名士,大儒宗师,太学生、三公九卿、文武百官等等,但凡洛阳城中有点儿名声的人都来了。不少人不远千里跋涉而来,为的就是听一听这次讲习。
“读书,最终为的是什么?是有所得!读史,可以以古鉴今,可以知兴替,最次,也可以学着如何应付你的上司。若是你只想读个热闹儿,去看百戏好了!我郑玄批注《五经》数十载,所为者何?为的就是让你们有所得!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生区区五十载,不可虚耗光阴,当捡有所得之书来读。善之善者也!’”
“本朝士林的风气,讲究质朴疏略,故尔记事之时惜字如金。对于后世的士子儒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儿。譬如我等读史,读到王翦将兵六十万伐楚之时,满眼都是一头雾水。楚国的王都究竟哪儿,格局如何?为何三迁?昌平君互为秦相,继为楚王,所为者何也?”
“诸君!若是遇到有人铺陈扬历,不惜笔墨为你介绍楚国王都布局如何?为何屡迁王都?昌平君为何以秦相之尊继为末代楚王?他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敬请诸君珍惜!读史至此,诸君有没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如此!细读之下,才能理解局中之人的无奈与艰辛!”
江湖之谜之微笑 小村医 大唐皇子日常 打倒万人迷小怪兽 豪门绝宠之大牌狂妻 都市至尊高手 再见南屏晚钟 阴暗beta难逃其手 试婚 穿越水浒当皇帝 风雪候故人 晚智 湘君怨(女尊,双非,男大女小) 青莲剑帝 长得美就够了[种田] 当奥特曼不会光线 甜宠上瘾:腹黑校草缠上身 [哪吒]人在神话,以德渡人 失业后决定靠装猫生活 无情剑尊:斩尽天下负我者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